我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起源于苏联设备,对其商业应用需追溯到 19 世纪 90 年代。国内大规模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以碱水电解制氢为主,该种设备技术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各项技术指标接近国际水准。碱性水电解通常采用 KOH 作为电解液,电解质的质量浓度一般为 20%-30%以保证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并且电解槽需要强制对流。较高的电解槽温度有利于降低电极反应的过电位和溶液的电阻,但会加剧材料的腐蚀。故电解槽的温度应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当前,工业化碱性水电解槽一般在 85℃~95℃下运行。电解槽内的压力也会对整个水电解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加压可以减少电解槽内气体体积,使气体停滞时间缩短,从而提高电解槽内电解液的电导率,当前工业化碱性电解槽工作压力在 3.2MPa 以内。同时高压设备无需使用费用较高的氢气压缩机,能够减少启动成本,近一些高压设备已经开始得到发展。PEM电解槽的单位成本仍然远高于碱性电解槽。电解制氢
在电解水制氢设备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常见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酸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设备。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由于电解质的稳定性较好,价格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为。而酸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因为其高效、高纯度的氢气产出而备受关注,但是设备价格和稳定性相对较差。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设备可以实现高温、高效率的制氢过程,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设备成本较高。总的来说,电解水制氢设备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拥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并且相关技术还有提升的空间。菏泽小型电解水制氢设备公司电解水制氢的基本原理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在电解槽中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阳离子/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PEM)是指使用质子(阳离子)交换膜作为固体电解质替代了碱性电解槽使用的隔膜和液态电解质(30%的氢氧化钾溶液或26%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纯水作为电解水制氢原料的制氢过程。和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电流密度大、氢气纯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并且,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工作效率更高,易于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相结合,是目前电解水制氢的理想方案。但是由于PEM电解槽需要在强酸性和高氧化性的工作环境下运行,因此设备需要使用含贵金属(铂、铱) 的电催化剂和特殊膜材料,导致成本过高,使用寿命也不如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
为使电解水工作结束后电解水不发生反方向电解并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品质不发生改变,采取如下控制工艺:在电解水工作结束后,控制电路4控制可控电解电源3继续给电解电极组件2提供一定值的品质维持电流,电流方向与电解水工作电流方向相同,比电解水工作电流较小,以免于长时间较大电流影响电解水品质变差或者耗电较大。为本发明在电解水装置电解水工作结束后保持电解水品质的方法,其特征为:电解水容器1、浸泡在电解水容器水中的电解水电极组件2、控制电路4、可控电解水电源7(虚线框内)包含电解水电源3、电解水电源供电给电解电极组件的电源开关5、与电源开关并联连接的电阻抗部件6;在电解水工作过程中,控制电路4控制电解水电源开关5闭合,电解水电源通过电源开关5给电解电极组件2提供电解水电流;在电解水工作结束后,控制电路4控制电解水电源开关5断开,电解水电源3不再通过电源开关5给电解电极组件2提供电解水电流,而是通过与电源开关5并联连接的电阻抗部件6给电解电极组件2提供比电解水工作电流较小的品质维持电流。本发明在电解水装置电解水工作结束后保持电解水品质的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2形式的装置,而是可以应用于任何发挥其技术功能特征的装置中。该设备通过特定的膜过滤技术,将氢气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
传统的碱性电解槽制氢,主要是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特点及优点就是这个技术非常成熟,很简单,生产成本现在比较低,因为已经用了很多年,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它的缺点是能量效率低和规模较小,过去因为这个产业很小,没有很多人真正去投入力量进行研发。目前比较大 ALK 电解槽可以做到 3000 标方每小时。大型碱水电解槽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和集成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电化学理论分析隔膜电阻占整个电解槽的欧姆电阻份额很大。通过对影响隔气性和电流密度的因素分析,复合隔膜应具有韧性好、机械强度大,可以做得更薄;亲水性强,降低面电阻以提高电流密度;采用电解液物理运输和离子跳跃机制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电解液的高渗透,气体的低渗透,实现本质安全性。因此开发新型隔膜材料势在必行。但是由于电解过程效率不高,能耗较大,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开封本地电解水制氢技术
PEM电解水制氢的系统响应速度快,适应动态操作。电解制氢
制氢设备性能持续优化,但面对未来巨大的绿氢需求,产业仍需持续挖掘技术潜力、进一步提升设备运行水平。李留罐指出:“目前的制氢技术尚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企业需要在制氢成本和设备性能方面持续探索攻坚。”“目前,我国电解槽性能在面向绿电这样的场景时可做到能用,但距离好用还有一定差距,电解槽相关技术创新的空间仍然非常大。”胡骏明提醒,绿电制氢在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包括现有产品如何帮助单一项目提升经济性并实现盈利,电解槽产品创新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行业完成。电解制氢